智慧城市推動水務創新改革 共促行業未來新發展
發布時(shi)間(jian):2016-12-17
來源:
瀏(liu)覽量:1453
隨著智慧城市的推進,各行各業對“智慧”理念認知逐漸加強。作為城市建設重點的水務行業也正在進行“智慧”的創新改革,“智慧水務”理念也隨之產生。
智慧城市的建設在國內外許多地區已經展開,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,國內如智慧上海、智慧雙流;國外如新加坡的“智慧國計劃”、韓國的“U—City計劃”等。
“智慧水務是智慧城市發展的必然產物。”中國科學院院士王光謙先生如是說道。智慧水務通過數采儀、無線網絡、水質水壓表等在線監測設備實時感知城市供排水系統的運行狀態,并采用可視化的方式有機整合水務管理部門與供排水設施,形成“城市水務物聯網”,并可將海量水務信息進行及時分析與處理,并做出相應的處理結果輔助決策建議,以更加精細和動態的方式管理水務系統的整個生產、管理和服務流程,從而達到“智慧”的狀態。
2015年4月,萬眾矚目的“水十條”正式下發,對水質量提出更加嚴格的邀請,關于污染、水質監測等也相對應提出了要求。在這個日新月異時代中,城市水務管理效率和服務水平的形式也在不斷發生著變化,水務行業開始全面應用最新科技與互聯網思維來獲得長足提升,利用智慧水務平臺確保居民用水安全,從根本上解決人們對城市供水、用水和水污染等問題的訴求與矛盾。
智慧水務仍處探討階段
城市水務建設還差幾把火?
與之相悖的是,我國完整的智慧水務概念還沒有形成,智慧水務的愿景也還在探討階段。當前,城市智慧水務建設仍處于探索階段,有些城鎮進行了智慧水務的規劃,水生態文明城市試點規劃方案還在制定當中,在這之前,思想開明的城市已經進行了智慧水務局部的建設,過去的智慧水務只是局限于供排水或者水質安全,這是遠遠不夠的。
實際上,智慧水務建設至少要考慮城市及居民以下幾個方面的需求:飲用水安全的需要、宜居水環境及安全的需要、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、城市管理的需求、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需要,以及城市高效用水的需要、城市雨水利用與防澇的需要、城市污水處理的需要,還有城市水系平衡的需要、城市環境用水的需要、城市水生態保護與水污染防治的需要、城市水環境安全的需要。
以上各方面的需要并不是孤立的,例如城市防澇與水系平衡密切相關,水環境保護與宜居環境及安全相輔相成,城市環境用水與城市高效用水息息相關,城市污水處理和城市水環境保護一脈相承。制定城市智慧水務規劃要兼顧各方需求,需要從基本需求滿足做起,循序漸進地發展建設。
業內專家認為,智慧水務建設應努力做到以人為本、協同運作、創新驅動、可持續發展,實現決策科學化、管理協同化、服務主動化和控制自動化;努力搭建包括智慧水務監測對象、智慧水務控制對象、傳輸網絡、水務數據中心、智慧水務應用、服務對象、安全保障以及推進機制等在內的總體架構。(文章鏈接:中國環保在線)